Copyright © 2003-2019 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, All Rights Reserved   沪ICP备16012006号-5       友情链接:
上海动平衡机
  
        搜索
      
     
       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平衡机加工中“不平衡量单位”(如g·mm)如何解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申岢编辑部
- 来源: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25-04-21
- 访问量:266
在动平衡机加工中,“不平衡量单位”(如g·mm) 是衡量旋转部件(如转子、轴、叶轮等)质量分布不均匀程度的指标。以下是其详细解读:

1. 单位构成与物理意义
- g·mm 由两部分组成:
- g(克):表示不平衡质量的重量。
- mm(毫米):表示该质量到旋转轴线的距离(半径)。
 
- 物理意义:
 该单位表示在旋转部件的某一半径位置上,存在一个等效的不平衡质量(以克为单位),其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振动和失衡。
 公式:不平衡量 = 质量(g) × 半径(mm)
2. 为什么用g·mm?
- 力矩的概念:不平衡量本质是力矩(质量 × 半径),直接影响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(F = m·r·ω²,其中ω为角速度)。
 
- 标准化需求:通过统一单位(如g·mm),便于在不同尺寸、转速的部件间量化不平衡程度。
3. 实际应用中的解读
- 示例:若动平衡机显示某转子的不平衡量为 50 g·mm,表示:
 - 在某个校正平面上,存在等效的 50克质量 作用在 1毫米半径 处,
 或 25克质量 作用在 2毫米半径 处,依此类推。
 
- 需通过增减质量(如钻孔或加配重)来抵消这一不平衡。
 
- 在某个校正平面上,存在等效的 50克质量 作用在 1毫米半径 处,
- 允许不平衡量:不同设备对允许的不平衡量有严格标准(如ISO 1940),通常根据转子类型、转速等确定。例如:
 - 高精度转子:要求 < 1 g·mm
 
- 普通电机转子:可能允许 10-100 g·mm。
 
- 高精度转子:要求 
4. 单位换算
- 常见单位关系:
 - 1 g·mm = 0.001 kg·m
 
- 1 g·cm = 10 g·mm
 
 
- 根据转速调整:实际允许的不平衡量需结合转速计算,公式为:
 [ ext{允许不平衡量} = rac{ ext{允许的偏心距(e)} imes ext{转子质量(kg)}}{1000} ]
 其中偏心距(e) 的单位为μm(微米),可从标准表中查得。
5. 动平衡校正流程
- 测量:动平衡机测量出不平衡量(g·mm)及相位角(不平衡位置)。
 
- 校正:
 - 去重法:在指定位置钻孔或打磨,减少质量。
 
- 加重法:焊接或粘贴配重块,增加质量。
 
 
- 去重法:在指定位置钻孔或打磨,减少质量。
- 验证:重新测量直至不平衡量低于允许值。
6. 关键注意事项
- 半径的重要性:相同质量下,半径越大,不平衡量影响越显著。
 
- 双面平衡:长转子需在两个校正平面(两端)分别调整,避免偶不平衡。
 
- 转速影响:高速转子对不平衡量更敏感,需更严格的控制。
总结
g·mm 是动平衡中衡量质量分布不均的核心单位,直接关联旋转部件的振动和寿命。理解其含义后,可通过增减质量或调整半径,将不平衡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,确保设备平稳运行。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中文版
中文版 English
English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